张礼和科研成就科研综述20世纪60年代,张礼和在1,2,4三嗪类的杂环合成中发现了一个不正常的对甲苯磺酰化反应,提出了引入取代基的新方法
1981-1983年在美国工作期间参与并完成了博莱霉素A2的全合成及其断裂DNA的机理研究
1984年以来在核酸化学及以核酸为靶的药物研究方面作出了成绩
自1990年以来,张礼和系统研究了细胞内的信使分子cAMP和cADPR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作用于信号传导系统,能诱导分化肿瘤细胞的新抗癌剂,发展了结构稳定、模拟cADPR活性,并能穿透细胞膜的小分子,成为研究细胞内钙释放机制的有用工具;系统研究了人工修饰的寡核苷酸的合成、性质和对核酸的识别,提出了酶性核酸断裂RNA的新机理,发现异核苷掺入的寡核苷酸能与正常DNA或RNA序列识别同时对各种酶有很好的稳定性,寡聚异鸟嘌呤核苷酸有与正常核酸类似形成平行的四链结构的性质,发现信号肽与反义寡核苷酸缀合后可以引导反义寡核苷酸进入细胞并保持反义寡核苷酸的切断靶mRNA的活性,研究了异核苷掺入siRNA双链中去对基因沉默的影响,为发展基因药物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学术论著截至2019年7月,张礼和共发表论文200多篇;获得中国专利3项 ,代表性论文如下:Zhang L, Ma L, Cheng X, et al. THE SYNTHESES OF DERIVATIVES OF CYCLIC NUCLEOTIDE[J].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1986(1):36-43.Zhang L, Zhang L, Min J, et al. Studies on the endogenous compounds targeting to nucleic acids[J].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01, 21(11):798-804.Zhang L, Li Y, Si L, et al. Development of bivalent oleanane-type triterpenes as potent HCV entry inhibitors[J].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14, 77(2):258-268.Zhang L, Chen Z, Yang Z, et al. D-Isonucleotide (isoNA) incorporation around cleavage site of passenger strand promotes the vibration of Ago2-PAZ domain and enhances in vitro potency of siRNA[J]. 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2015, 13(44):10825-10833.成就奖励截至2018年11月,张礼和先后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
时间项目名称奖励名称1980年北京市科技成果奖19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核酸化学及以核酸为靶的药物研究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