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存浩人物经历

张存浩人物经历1928年(民国十七年)2月23日,张存浩出生于天津,张存浩2岁起,母亲就开始教张存浩识字,抗日战争爆发时,张存浩正在读小学

 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就读于张伯苓所创办的重庆南开中学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转到福建长汀一中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15岁的张存浩考入厦门大学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转入转到重庆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现为南京工业大学)

 1947年-1948年,天津南开大学化工系攻读研究生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赴美留学在爱阿华州化学系读研究生

195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后毅然放弃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和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于1950年10月返国

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学部,张存浩作为青年代表出席了科学界最高学术机构的这一会议

1959年,张存浩又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火箭推进剂的研究

没见过火箭,没见过发动机,张存浩作为负责人,带着一群人驻进了金家沟这个名符其实的山沟里

 1973年,张存浩再次转行,他自己提出要从事化学激光研究

 1983年,张存浩与合作者开展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的研究,首次发展出光引发/放电引发脉冲氟碘化学激光器

 1984年,张存浩与庄琦等发明了一种在超高速流中大量制备一氟化氮两种电子激发态的方法,为研究可见光化学激光创造了条件

1985年,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脉冲氟碘化学激光器,效率及性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986年1月,作为全国政协的特邀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

1986年到1990年,张存浩出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开始了“科研管理一肩挑”的学术生涯,张存浩在中国科技管理部门中第一个倡议设立了专门从事学风管理的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

1986 年,张存浩曾在旧金山第11 届国际量子电子学会议上作题为“以快速预解离态为中间态的双振多光子电离光谱”特邀报告

张存浩作为中国的杰出学者,还曾在世界著名学府,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等院校讲学,得到国际知名学者李远哲的高度评价

1992年6 月,张存浩与大陆一些著名科学家首赴台湾,为海峡两岸的科技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8年,当选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同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2015年2月1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登门看望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张存浩,向他致以诚挚问候,向科技工作者致以新春祝福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