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四大中心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始终将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作为关系长远发展的大事来抓,2017年2月专门成立院科创中心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建立了3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办公室,与北京市、上海市、安徽省多次对接和会商,共同研究推进共建工作
以中科院为代表的科研力量开始发力,众多创新成果开始让世人惊艳
铁基高温超导、量子通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干细胞研究、外尔费米子……中国的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不断
“嫦娥”探月、“蛟龙”探海、“墨子”升天、“天眼”巡天……中国的重大科学工程熠熠生辉
大科学装置是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支撑,以大科学装置集群独具的优异性能吸引世界各地优秀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成为世界杰出智慧的聚集地、世界最优秀科学技术成果的诞生地和解决“大科学问题”的摇篮
在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球最大风洞实验室、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列车模型试验平台已经建设完成,正在为科学家的各项研究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球最“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未来,国家还将在怀柔建设6到8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在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已经建设完成,正在不断产出成果
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水窗自由电子激光平台、SXFEL用户站……未来,一系列大科学装置也将在上海陆续建成
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已经投入运行,并陆续取得重大突破
聚变工程实验堆、先进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大气环境综合探测与实验模拟设施、超导质子医学加速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大科学装置在合肥建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上海、合肥三地运行和在建的这些大科学装置,大部分都是由中科院牵头来建设
这无疑体现了中科院在国家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