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克斌科研成就科研综述贺克斌致力于大气复合污染与控制研究,以高分辨率排放清单技术-复合污染来源识别的多维溯源技术-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的系统分析技术为核心,推动区域空气质量动态调控新技术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2001年6月,针对全球机动车排放和燃料技术标准与政策制定,贺克斌与全球18位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在意大利共同提出了《贝拉吉奥准则》,并以此为标志,创立了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
2006年,贺克斌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大气颗粒物碳质组分与复合污染形成机制”的支持
2012年,贺克斌牵头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介质复合污染与控制化学”创新群体研究,多个团队从大气、水、土壤全方位全过程来研究雾霾污染发生规律
项目承担截至2013年,贺克斌承担多项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下面列举具有代表性质的项目名录:时间项目名称项目来源2013-2016机动车近排放口区域二次颗粒物生成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3-2014PM2.5源排放控制和监管体系研究环保部公益性项目2012-2014典型黑碳气溶胶源排放特征及控制对策研究环保部公益性项目2012-2015多介质复合污染与控制化学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2012-2016大气二次颗粒物的化学组分特征及形成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0.1-2012.12能源-排放-环境复杂系统模拟与控制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2010-2015全球大气气溶胶源汇机制研究及模式研制国家973计划课题2009.9-2012.9基于环境影响的中国NOx排放总量控制研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7.1-2010.12大气颗粒物碳质组分与复合污染形成机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07.1-2009.12北京含碳细颗粒物来源的稳定碳同位素识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11-2010.12区域大气污染源识别与动态源清单技术及应用国家“863”计划课题2006.12-2010.12区域路网交通排放的诊断调控及大气复合污染前体物源排国家“863”计划课题2005.11-2010.11我国酸沉降相关物质的排放特征及强度研究国家“973”计划项目二级课题2005.1-2007.12典型城市雾过程对大气颗粒物物理化学特征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1-2004.12城市大气PM2.5水溶性有机物分析方法及污染特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3.5-2005.5大气细粒子采样技术与设备国家“863”计划课题2001.12-2002.12大气细粒子连续监测技术与设备国家“863”计划课题2000.12-2004.12局地大气污染物和GHG减排的共同效益国家环保总局与美国环保署合作计划项目1998.1-2004.12北京大气PM2.5研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资助项目1996.1-1999.12典型城市汽车污染综合控制示范研究国家“九五”攻关专题1996.1-1998.12酸沉降临界负荷与控制区划研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92.1-1994.12干法脱硫工艺对燃煤飞灰电除尘特性影响的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991.1-1995.12致酸物质适用控制技术的分析、筛选与评价国家“八五”攻关子专题1991.1-1995.12柳州地区酸沉降管理系统研究国家“八五”攻关子专题科研成果奖励截至2015年,贺克斌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0 项
时间项目奖项获奖人员1997年国家环保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我国酸雨及二氧化硫控制区划分研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应用类)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2000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四完成人)2001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7年大气颗粒物及其前体物排放与复合污染特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第一完成人) 2009年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理论与技术及其应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第二完成人) 2009年大气颗粒物及其前体物排放和复合污染特征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贺克斌、郝吉明、段凤魁、陈泽强、杨复沫 2010年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理论与技术及其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郝吉明,贺克斌,王书肖,傅立新,吴烨,许嘉钰,李俊华,马永亮,王聿绚,段雷 2011年我国二氧化硫减排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郝吉明,柴发合,王金南,贺克斌,杨金田,王书肖,段宁,陈义珍,严刚,段雷 2011年全国机动车污染源排放系数研究与应用环境保护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六完成人) 2015年区域大气污染源高分辨率排放清单关键技术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贺克斌,王书肖,张 强,程水源,郑君瑜,吴 烨,谢绍东,宋 宇,蒋靖坤,薛志钢 论文专著截至2015年,贺克斌在Nature、PNAS、ES&T、ACP和JGR和“中国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20多篇,被SCI 收录140多篇,总他引5306次(SCI他引2137次),SCI单篇他引最高280次,9篇论文进入ESI数据库“高引用论文” ,2篇分别入选2011年度,2012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在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方面的成果以通讯作者在Nature上发表
出版《大气颗粒物与区域复合污染》等专著6部
出版著作出版时间名称作者出版社1991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参加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环境与贸易》第二译者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第三作者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参加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大气颗粒物与区域复合污染》贺克斌等科学出版社2014年3月《道路机动车排放模型技术方法与应用》贺克斌、霍红科学出版社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