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科技大学科研平台据2022年4月澳门科技大学官网信息显示,大学建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4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伙伴基地、1个教育部联合实验室、1个水利部重点实验室、6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3个中国科学院联合实验室、1个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研究中心;此外还建立了多个重大的研究院所及研究中心;设立了澳门首个诺贝尔奖得主命名的实验室“埃尔文内尔博士生物物理与创新药物实验室”;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大湾区科技的创新发展;与珠海市人民医院合作共建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作为教学医院;在横琴深合区成立了珠海澳科大科技研究院
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澳门海岸带生态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伙伴基地(4个):澳门传媒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合作成立)、澳门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成立)、澳门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作成立)、澳门会计研究中心(与厦门大学合作成立) 教育部联合实验室(1个):中医药防治肿瘤转化医学研究联合实验室(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合作成立) 水利部重点实验室(1个):数字孪生流域重点实验室(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联合申报) 粤港澳联合实验室(6个):粤港澳离散制造智能化联合实验室(依托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前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中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澳门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共同建设) ,粤港澳呼吸系统传染病联合实验室(依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香港科技大学、金域医学、澳门科技大学、香港大学—巴斯德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共同建设) ,粤港澳环境质量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依托暨南大学、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广业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雪迪龙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伊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设) ,粤港澳污染物暴露与健康联合实验室(依托广东工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大学、广州紫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设) ,粤港澳中医药与免疫疾病研究联合实验室(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澳门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广州悦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共同建设) ,粤港澳智能微纳光电技术联合实验室(依托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香港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佛山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设) 中国科学院联合实验室(3个):澳门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智慧科学与系统联合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澳门环境科学与环境管理联合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伙伴实验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研究中心(1个):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 澳门科技大学重大研究院所及研究中心(20个):澳门药物及健康应用研究院、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太空科学研究所、澳门社会和文化研究所、澳门系统工程研究所、澳门中药国际标准中心、仲裁与争议解决研究中心、澳门传媒研究中心、澳门环境研究院、澳门金融科技创新研究院、澳门智慧城市研究院、澳门电影艺术研究院、澳门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院、下一代互联网国际研究院、澳门创新中药与产业化技术创新中心、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澳门数学研究中心、澳门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澳门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