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师资力量

同济大学师资力量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2815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109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6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6人(含双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及美国、德国、瑞典等国科学院或工程院外籍院士29人次

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2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3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50人次,“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四类优秀青年人才253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

 院士 类别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孙钧、姚熹、郑时龄、裴钢、周兴铭、陈义汉、常青、何满潮、薛永祺、何积丰、陶文铨、李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海帆、李同保、郭重庆、卢耀如、钟志华、吴志强、陈杰、肖绪文、崔俊芝、侯立安、梁文灏、吕西林、徐祖信、段宁、杨树兴、蒋昌俊、朱合华、赫伯特·芒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裴钢、汪品先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姚熹德国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吴志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吴志强、娄永琪 比利时皇家科学与艺术学院外籍院士李国强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汪发武、薛松涛、吕西林   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郑时龄、伍江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荣兴、赵生捷 国家级教学团队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团队(郑时龄)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龚沛曾)钢结构教学团队(陈以一)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教学团队(赵民)普通物理学课程教学团队(顾牧)宝石学教学团队(廖宗廷)教育部创新团队大城市交通管理理论及系统(孙立军)节能环保汽车(余卓平)心脏颤动的发生机制和干预策略的理论基础(陈义汉)嵌入式服务计算(蒋昌俊)特殊人工微结构材料与电磁波调控(陈鸿)城市软土地下空间与工程(朱合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向神经前体细胞定向分化的分子机制及应用研究(康九红) -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