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科研机构截至2023年1月,学校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2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39个、省部级人文社科智库(基地)5个
截至2022年1月,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32个、省部级人文社科智库(基地)5个、有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2个、部级创新团队5个,此外还建有分析测试中心、珠宝检测中心等国家级计量认证单位,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
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超细粉末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绿色能源化工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个):华东理工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其他国家级科研基地:国家医用生物材料动员中心、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分部、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商业智能与可视化技术研究中心 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材料生物学与动态化学前沿科学中心 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1个):“物质转化制造过程智能优化调控机制”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绿色高效过程装备与节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大型工业反应器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医用生物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资源(盐湖)过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制药工程与过程化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物采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工过程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种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相关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压系统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教育部结构可控分子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石油化工行业智能优化制造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上海市重点实验室(5个):上海市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新药设计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功能性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先进聚合物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多相结构材料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上海多级结构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煤气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动物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流程工业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 其他省部级科研基地(部分):石油和化工环境保护化工废物物理分离及资源化工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生物基材料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煤气化技术研发中心等 其他科研基地(部分):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全国酵素研究中心、华东社会发展研究所、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上海设备失效分析与预防研究中心、上海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安全保障联合研究中心等 国际合作研发机构(部分):中法化学与环境工程可持续性发展联合实验室、中德先进材料联合研究中心等 省部级人文社科智库(基地)(5个):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中国特色可持续城市化研究基地、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上海公共经济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等 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2个):无机纳米生物材料、界面光电分析化学基础研究 部级创新团队(5个):大型煤气化技术、污染物减排与资源化、新型纳米无机生物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应用基础研究、大型石油化工反应过程工程化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大型煤气化及煤基合成反应器应用基础研究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