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滋人才培养治学态度陈新滋认为:现在很多高校将文章数量、发表刊物的影响因子高低作为考评的主要标准
这是不合适的
我们太注重文章发表了,以至于有时忽视了研究成果对社会的真实推动
高校要沉下心来做事,而不是陷入虚无的学术游戏中
另一个阻碍科研成果转化的因素,是欠缺科研到实际生产这“临门一脚”的能力
目前,中国很少有支持这一阶段转化的资金,而对于企业来说又不愿意担风险
除了政府资金的支持,还需要社会资本和力量的推动
同时,要建立优秀的第三方知识产权评估体系,促进成果转化的同时降低企业风险
在这样的科学体系下,高校、政府和企业可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从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教育思想陈新滋希望学生们学会有创意的思考,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陈新滋担任香港浸会大学校长时,该校的创意研究院应运而生,并已邀请多位在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国际大师级学者参与盛事
创意首重实践,学生往往苦无资金,陈新滋表示,校方会募集捐款设立“创意基金”,用作创意教育,帮助学生实现创意计划,并协助他们创业
高校办学陈新滋出任香港浸会大学校长期间,浸会大学已与北京、上海多所重点大学订立合作方案,计划共同培育本科生和研究生
如“3+2”本硕连读模式,即学生在内地读三年,再到浸大读两年,毕业时会取得两所大学的学士学位和浸大的硕士学位;还有“4+1” 硕博连读课程,学生的研究项目由两校导师共同指导,最终可获得两校博士学位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