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科研平台

东北石油大学科研平台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东北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并于2019年12月晋升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建有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有科研平台57个,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能源研发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室)2个、省重点实验室12个、省技术创新中心3个、与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共建联合研究院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

  科研平台类别名称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黑龙江省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2010年)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5年)陆相页岩油气成藏及高效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9年)国家能源研发中心(1个)国家能源陆相砂岩老油田持续开采研发中心(2019年)国家工程实验室下设研究室(1个)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高效钻井破岩技术研究室(2010年)国家计量认证实验室(1个)海洋平台结构与装备检测国家计量认证实验室 省重点实验室(12个)黑龙江省提高油气采收率重点实验室(2004年)黑龙江省油气藏形成机理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2005年)黑龙江省石油与天然气化工重点实验室(2006年)黑龙江省油气田控制与动态监测重点实验室(2007年)黑龙江省网络化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2017年)黑龙江省石油石化多相介质处理及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2017年)黑龙江省石油机械工程重点实验室(2017年)黑龙江省油气藏压裂改造与评价重点实验室(2019年)黑龙江省石油大数据与智能分析重点实验室(2019年)黑龙江省天然气水合物高效开发重点实验室(2019年)黑龙江省油气藏及地下储库完整性评价重点实验室(2019年)黑龙江省聚烯烃新材料重点实验室(2021年) 省技术创新中心(3个)黑龙江省油气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表技术创新中心(2018年) 黑龙江省石油钻采装备再制造技术创新中心(2019年获批)黑龙江省石油石化装备安全检测与评价技术创新中心(2019年) 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黑龙江省地热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2020年) 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大庆精神研究基地(2013年)与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共建联合研究院(1个)海洋油气成藏与开发联合研究院(2018年)国家计量认证实验室 国际联合共建实验室(2个)石油井架检测实验室 / 海洋平台结构与装备检测评价实验室(美国BDI共建实验室,1994年)声发射检测与结构完整性评价实验室(美国PAC联合实验室,199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下设研究室(9个)油气藏改造重点实验室 - 油气藏改造试井与评价研究室(2000年)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 东北石油大学研究室(2003年)天然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 天然气封盖机理研究室(2003年)地面工程试验基地 - 节能降耗研究室(2010年)HSE重点实验室 - 东北石油大学研究室(2010年)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 断裂控藏研究室(2010年)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 - 高效钻井破岩技术研究室(2010年)油气储运重点实验室 - 寒区油气管道输送研究室(2016年)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 - 东北石油大学非常规页岩储层开发实验室(201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研究中心(1个)石油工程节能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993年)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油气藏形成机理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2006年)油田控制与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2006年)石油与天然气化工重点实验室(2005年)化工过程机械重点实验室(2006年)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重点实验室(2010年)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6个)石油化工技术研发中心(2006年)电子信息工程研发中心(2006年)石油工程节能技术研发中心(2006年)管材防腐技术研发中心(2006年)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表工程研发中心(2011年)油气钻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011年)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石油经济与管理研究所(2006年)大庆精神研究中心(2010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工程实验室(1个)石油和化工行业钻采装备再制造技术工程实验室(2016年)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