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训明德、明学、明事释义:关于“明德”“明”在此作动词,其义为“清楚,懂得,知晓,明白”等,引申为“学会”(通过学习而掌握)
“德”,指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规范,如公德、道德准则;又指个人内在的优良品质,如美德、品德;还指德行,即有道德的行为
中国文化中,“德”被认为立身之本
“明德”,即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有德之人
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注重品德修养,诚实守信,是现代社会的通行证,品德高尚是首先要达到的目标
关于“明学”“学”,指分门别类的系统知识,如哲学、数学、化学等;又指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如学问、学术、学识、博学多才等
“学,识也
”(《广雅》)
“明学”,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怎样治学
“明学”更加强调对学问的追求,强调使学生掌握做学问的方法,强调学以致用
关于“明事”“事”,指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与活动,如事情、事件、事业等;又指职业,如“谋事”,即找职业、找工作
“明事”,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怎样做事
中国传统文化把“会做事”作为对人的一种积极评价,“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
” (《论语·学而》)
符合该校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的定位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