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医学院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院1949年1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接办福建省立医学院,改为福建医学院,学制5年

1951年,除原设的医学本科专业外,增设医学专科(3年制),还附设中级卫生教育师资专修班

到1957年,该院建立基础学科17个教研组,有基础学科教师90人,能按教学大纲开出实验课,同时有一所300张病床的附属合组医院

1958年,该院从吉祥山迁到八一七中路西洋村新校舍,福州协和医院划为附属医院,还确定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福州结核病防治院、福州传染病院5所为教学医院,形成了一个教学、医疗、科研功能较为完整的高等医学教育体系

1959年,为适应卫生预防工作的需要,增设卫生系,招收一届学生后,于1962年停止招生

还曾举办2年制卫生干部专修科

1962年,厦门医学院全部学生并入该院

到1965年,学校有教师282人,其中基础学科教师171人,临床学科教师111人,教师中有正副教授和正副主任医师34人、讲师和主治医师85人,在校学生1332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65年,共毕业学生3207人、副博士学位研究生2名

该院先后成立放射医学、经络、肿瘤、蛇伤、寄生虫病、创伤、高气压手术治疗、血液病8个研究室(组),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其中“高压氧手术室的建造和临床应用”,开创了中国高压氧医学的临床应用和研究

“文化大革命”中,学校被迫停办,院领导和一大批教职工被批判、斗争,下放农村,学校资产散失严重,停止招生达4年之久,两所附属医院与学校“脱钩”,分成8组,迁到闽西、闽北8个县,破坏极其严重

1970年,福建医学院奉命与福建中医学院合并,迁到泉州华侨大学校址,华侨大学医学系并入,改为福建医科大学

1970年,开始招试点班学生(2年制)

1971年,筹建附属第一医院,秋季招收3年制医学专业学生

1972年,设医学、中医两系

1975年,在莆田、龙岩两县举办“社来社去”班,学制2年

1977年秋,开始招收5年制本科学生

1978年6月,中共福建省委决定福建医科大学迁回福州原址;同年11月,中医系分出复办福建中医学院

1980年,复办卫生系

1982年6月,恢复附属协和医院隶属关系

同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恢复福建医学院原名

1983年10月,原晋江地区第二医院划为附属第二医院

在此期间,还举办3期在职西医学习中医班和其他短期进修班以及中级技术人员班;附设机构有制药厂、印刷厂

1984年,附属第一医院由泉州迁回福州,“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正式恢复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