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校史发展196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国文办字513号):将福建省南平师范学院和原决定停办的泉州、厦门、漳州三所师范院校合并建立“福建第二师范学院”,院址设在漳州
由张立任院长兼党委书记,与当时的福建师范学院形成福建省本科师范教育一南一北的格局
除4校未毕业学生575名并入续学外,新招4年制本科学生158名

二师院设中文、数学、英语3个系
初办时学生分散于漳州、厦门上课,次年集中到漳州
1965年秋季招生后学生达973名(含“社来社去”教学班),教职工339名(其中教学人员179名)

“文化大革命”中,学生停课闹“革命”
1969年,福建师范学院与福建第二师范学院合并
1972年,二师院裁撤,设备、财产划拨其他单位,校舍移作他用

二师院从创办到“下马”,共有毕业生1340名
1978年,龙溪行署创办中学师资训练班,后改为师范大专班,由地区教育干部培训班承办,从当年高考考生中录取381名入学
师范大专班设中文、英语、政教、数学、物理、化学、体育7科,学制原为2年,后提前1年毕业

第二年,师范大专班改由龙溪师范学校承办
1980年,龙溪行署决定以师范大专班为基础创办漳州师范专科学校,经两年筹备,于1982年秋季开学并迁入新校舍(与漳州二中毗邻),学制3年
1983年6月,创办漳州师范专科学校得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

1984年12月,福建省龙溪地区行政公署呈请福建省人民政府,拟以“漳州师范专科学校”为基础,恢复“福建第二师范学院,并建议改名为”漳州师范学院“
1985年1月,福建省高等教育厅回复同意龙溪地区行政公署的申请
同年3月,成立漳州师范学院筹备委员会

5月、7月、9月,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高等教育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分别呈请国家教委要求恢复福建第二师范学院,改名为漳州师范学院
筹备漳州师范学院时期历史照片1986年6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正式复办福建第二师范学院,并更名为漳州师范学院,规模为学生3000人
方毅副总理为学校题写校名,与福建师范大学形成福建省 “一南一北”的本科教师教育格局

为适应中学教育发展需要,漳州师范学院招收4年制本科生和3年制专科生,设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系、科
1992年,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2000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首批师范院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03年,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整体条件评估,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7年,被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2008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9年,学校以唯一一所两轮满票的成绩通过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专家评审,获教育硕士授予权,同年,漳州师范学院被授予首批“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
2012年,学校获“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人才培养项目”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点
2013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复函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漳州师范学院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

2016年9月,经福建省政府同意,漳州农业学校停止办学,校区主体全部并入闽南师范大学,并在原漳州农业学校旧址建立闽南师范大学圆山校区
2018年3月,闽南师范大学入选为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21年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拟入选单位名单

2021年1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闽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获批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022年起,闽南师范大学成为依据台湾科技院校联合统一测试(简称“统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首批试点高校
2022年,闽南师范大学入选为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闽南师范大学时期图片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