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科研成果截至2023年1月,学校拥有各类国内外有效专利近3000项
截至2020年1月,学校历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70项,省部委科学技术奖700多项,拥有各类国内外有效专利2000多项
2016年,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史上首个上海市技术发明特等奖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10项
截至2016年6月,近五年,学校科研经费总量达31.95亿元,获省部级及以上重要科技成果奖励136项,其中国家级13项
截至2015年,学校获在自然科学基金总数达144项,较2009年增长1.8倍
2015年,学校专利申请数量403项,授权专利349项
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级科研获奖一览表获奖年度课题名称获奖等级/颁奖单位2020年限域反应构建晶态能量转换材料及调控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9年有机功能染料稳定性强化原理与应用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9年乙烯装置效益最大化的优化控制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9年食品中化学性有害物检测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8年微细矿物颗粒封闭循环利用高效节能分离技术与装备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8年区域环境污染人群暴露风险防控技术及其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7年重型压力容器轻量化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6年大型高效水煤浆气化过程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5年定向转化多元醇的生物催化剂创制及其应用关键技术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5年青海盐湖低品位难开发钾盐高效利用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4年极端条件下重要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与维护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4年钙磷基生物材料的转化机理及生物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4年重大化工装备中细颗粒污染物过程减排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3年高温过程装备结构完整性关键技术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3年面向再制造的表面工程技术基础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2年高效节能的新型紧凑式换热器及工业化应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1年盐湖钾镁资源高效与可持续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1年大型精对苯二甲酸装置节能降耗的优化运行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1年基于细胞生理与过程信息处理的工业发酵优化新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1年新型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1年新型可降解涂层冠脉药物洗脱支架的研制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1年热透波材料基础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0年油藏保护性可持续开发的微生物采油调控技术及工业化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有机化无机颗粒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含硫含碱废液过程减排新技术及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关键技术轴径向反应器和新型催化剂的研发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大型乙烯装置优化运行技术与工业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稀土催化材料及在机动车尾气净化中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含氟芳香精细化学品氧化试剂的关键技术、理论与应用及产业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有机荧光功能材料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7年石油焦化污水封闭分离成套技术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5年在役重要压力容器寿命预测与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5年大型精对苯二甲酸生产过程智能建模、控制与优化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5年压力管道安全检测与评价技术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4年化工设备预测性维修规划关键技术的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4年新型食品添加剂呈味核苷酸二钠关键生产工艺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3年基于模拟仿真的聚合物加工及模具优化设计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3年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的研制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2年10万吨/年聚酯成套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2年乙烯生产过程基于神经网络的软测量和智能控制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2年基于参数相关的发酵过程生物反应器优化与放大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0年5英寸可录CD光盘生产工艺、材料和母盘开发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9年轻烃分离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997年青霉素发酵过程优化技术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6年合成氨和尿酸装置优化控制和调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6年出土铁器、文物脱盐缓湿保护处理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2年面向DP/MIS的软件开发环境EASYCODE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2年B-02无铬铁系催化剂绝热固定床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工业化新技术开发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2年旋转喷雾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1年相转移催化法合成对领氨基苯乙醚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991年差热—热重—微机联用系统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1年化肥生产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1年硫系玻璃系列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1990年HW——钨系水处理剂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989年新型二甲苯不饱和聚酯树脂902-A3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88年微温差法泵特性测试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88年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辐射合成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87年BV钾碱液从气体混合物中分离二氧化碳新方法的开发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6年通用化工流程模拟系统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85年发酵工业用空气除菌新材料和空气除菌新技术国家发明奖四等奖1985年甲醇合成塔设计新方法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5年转盘塔提取麻黄素的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83年超增感染料组合及其应用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983年CM型铜——稀土氧化物蜂窝状燃烧催化剂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982年芳羧酸双酯类气相色谱液晶固定液国家发明奖四等奖1981年锂云母型可切削微晶玻璃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981年固定化大肠杆菌谷氨酸脱羧酶的活力再生技术国家发明奖四等奖1981年固化性能优良的双酚A型聚酯树脂国家发明奖四等奖1981年酸性氯化铜腐蚀液通空气连续再生国家发明奖四等奖1980年水蒸气脱附的分子筛脱蜡国家发明奖三等奖参考资料: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